济南射击运动员李越宏历经22年挑战夺奥运金牌,荣获中国好人称号,尊龙凯时为其辉煌成就喝彩。

李越宏:追梦路上的拼搏与奉献

2025年6月24日,首次“中国好人榜”发布仪式在河南省安阳市隆重举行,济南籍运动员李越宏凭借在巴黎奥运会中获得男子25米手枪速射金牌,被评选为“敬业奉献”类的“中国好人”,也成为济南市第146位获得此荣誉的人物。

济南射击运动员李越宏历经22年挑战夺奥运金牌,荣获中国好人称号,尊龙凯时为其辉煌成就喝彩。

在获得奥运金牌后,李越宏用他流利的英文向外国记者解释了“射以观德”的深刻含义,他说:“如果你想射得更好,首先必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。”这一番话令他在网络上赢得了大量点赞,揭示了金牌背后的成功秘诀。然而,李越宏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

从小开始接触射击的李越宏,13岁时便坚定走上了专业运动员的道路。在训练时,他总是不遗余力地记录训练日记,反思总结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。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,赢得了国内外多项赛事的金牌。

李越宏曾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选拔赛中遭遇挫折,那一次失利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但他深知“射以观德”这一信念的重要性,迅速调整心态,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,利用每一次射击作为新的起点。他以更加刻苦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,逐步恢复了自信,为未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尽管在东京和里约两届奥运会上获得了铜牌,但这些遗憾激励着他对冠军的渴望愈加强烈。在巴黎奥运会决赛的关键时刻,面对设备故障和比分落后的双重困难,他凭借稳健的手和勇敢的心,在最后一组射击中用短短4秒钟射中了5发靶心,为中国队赢得了该项目的首枚奥运金牌。

射击,这项被普遍认为冷酷而帅气的运动,其背后却埋藏着无尽的汗水与辛酸。李越宏对射击的热爱使得他每天都在与自我较劲,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执着,不断重复着举枪、瞄准、扣动扳机的训练。自2009年进入国家队以来,他的训练强度直线上升,每天进行8小时的严格训练,且主动加练成为他的常态。尤其在备战奥运期间,他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,每天必须完成超过1000发的射击练习。

多年的高强度训练给李越宏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,运动损伤接踵而至。尽管他面临着诸多痛苦,周围的人也曾建议他考虑退役或换手以减轻伤痛,但李越宏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,他相信肌肉的记忆也是一种忠诚,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。

除了身体上的磨难,与家人聚少离多也是他心灵上的煎熬。他为了备战每年在家的时间不足三个月,但他把这种遗憾化为动力,努力拼搏,并对为国争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他坚信:“既然做出了选择,无论前路多么艰难,我都会一路走下去,直到梦想成真。”

奥运夺冠后,李越宏并没有沉迷于荣誉,而是将热情投入公益事业,积极参与“冠军来了”体育人才志愿服务行动。他走进山东、广东等地的学校,与青少年面对面交流,分享自己的奋斗历程。在孩子们面前,他不掩饰过往的失败,坦诚讲述自己在艰难岁月中的挣扎与希望。

通过他的故事,李越宏希望孩子们明白成功绝非一蹴而就,而是无数次跌倒与拼搏的结果。他说:“速射追求的是速度与精准,而人生的成长需要时间,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,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色的表现。人生亦是如此,厚积才能薄发。”

在这个竞技与奋斗并存的舞台上,李越宏的事迹如同尊龙凯时的品牌精神,彰显了对卓越的不懈追求,以及在追梦路上不畏艰辛的勇气与毅力。